文章分享-行街買o野與全球化
論 2006-04-03
壇 Mingpao 馬傑偉、丘林川
C15
思潮
行街買o野與全球化
香港正面對知識經濟的社會轉型,這種轉型,類近Lash&Urry所說的「符號與空間經濟」,亦似Bauman所說的「液態現代社會」。在這種社會狀態中,生產模式靈活變化,以彈性的採購與管理,生產與消費的流程可以分散全球,經濟動力轉移到流動性極高的創意產業、旅遊、物流、資訊處理等範疇。我們可概括此為知識、符號、創意經濟。在此轉型社會中,街道是一個具體的焦點,讓我們了解城市空間在全球化過程中的變遷。
南中國街道案例中,愈是面向上述符號經濟的轉型,街道空間佈局就愈是流動不定、隨生隨滅。就以香港旺角西洋菜街、深圳東門、廣州北京路為例,這幾條步行街,分別在三個不同城市,但都是人流極高的街道,三者都有或深或淺的社區歷史:廣州北京路歷史最久遠、深圳東門次之,香港西洋菜街最淺。
居民商戶 重要持份者
以前在街道表現出的社區生活,今天已被消費旅遊活動掩蓋。政府規劃為步行街後,人流暴增,租金升高,遊人浸泡在廣告、商標、招牌、商品之中,符號飽滿,消費旺盛,而且國際品牌跨境互通,三條街都會有KFC、麥當勞、佐丹奴、Sony、MUJI、ARMANI等消費空間。這種浮動而滲透力高的符號經濟,把歷史、社區、老字號改造「逼遷」。那些浮動的符號,爭相以高價租金爭取片刻落地於固定位置,並在下一個租金調整浪潮之中重新定位。
上述三條街道,均是流動性高的空間,符號轉換、商店易手。但對比來看,就算是全球資本同質化的消費空間,落實於在地的場景,各條街道亦有獨特地方性質———廣州北京路仍保留華南建築特色,如騎樓、古道等;深圳東門特有草根混雜性,反映出深圳移民人口,亦有幾座傳統建築標示昔日市集歷史;旺角西洋菜街,老區社群仍殘存於邊圍舊宅,其行人專用區各種香港社團爭相在鬧市宣傳政見、表演行為藝術、播放獨立錄影,有強烈的市井俗民風格……可見具體的地方,在流動力強的商業符號與空間下,仍有地方質感的誘力。
很多建於20世紀的城市,因過分注重發展和現代化,沒有完善保留原屬於當地的街景。有些城市,更為了向全世界展示其「摩登」的一面,紛紛以有利交通運輸及所謂理性規劃為原則,以一個個超級大貨櫃似的基本建築,取代城市中心地段的原有街道。這些城市,外觀也就同出一轍。
20世紀末,不少居民或遊客均對這一類現代城市失去興趣。取而代之的街道,往往是空間景物多元化、店舖餐廳林立、步行區四通八達。富地方特色的小街小巷,不止是一般居民心中的理想街道,亦是遊客的至愛。今天符號經濟下的世界名城,都爭相發展和推廣旅遊業,以爭取國內外遊客。
全球人口、文化、商品及空間流動性愈來愈高,不可取代的地方歷史變成寶貴的旅遊資源,特色街道因此被包裝成具吸引力的景點,中國各大城市的步行街就是其中的鮮明例子。這些極具生命力的街道,與其說是特定的空間結構,倒不如說它們是後置媒體(meta-media)來得直接。VincentRafael(2003)曾把馬尼拉市區的人群,比作一種特定媒體:來自四面八方的符號和人群與空間糅合在一起,再把複合體投射而成一種獨特的想像與實踐。北京路、東門、西洋菜街,又或是銅鑼灣和北京王府井,這些街道流動的人與物,充斥?手拎真假名牌購物袋、懷揣攝影手機的人群。而在人群的四周,從頭頂到腳下,那廣告招牌霓虹大熒幕電視、那音樂聲吆喝聲加上香臭酸甜各種氣味,那琳琅滿目轉瞬即變的流動街道,確實是傳統大眾傳媒乃至互聯網所不能企及的超級巨型多媒體!它不但鋪天蓋地全方位入侵五官,更在最大限度上拉近媒體接觸與消費行為之間的距離。穿過這樣一個浮動空間,即便不買東西,也要經歷一場消費主義的洗禮。你與我,身處其中,不單是後置媒體的受眾,同時亦是它所吸納、所利用的符號。合併起來,西洋菜街的遊人與各種影像,成了地方特色,也成了旅遊體驗。
人在街上體驗建築、感受文化、捕捉經濟機遇、共同構成環境,街上的人自然成了街景的一部分。不同團體,包括發展商、投資者、規劃者、遊客、顧客、商家,以至附近居民,不分老幼,都是構造這些景貌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些團體時而互相合作,時而互相抗衡,因此各人多元而錯綜複雜的歷史及欲望,也就展現在這一類街道之上,創造出文化地理及本土特色。
全球消費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我們了解本土特性十分重要。街道是在地化的空間,它們並非「化石」一樣保存給旅客觀賞。街道必須恆常更新,添加街頭藝術、雕像、書店、小公園、餐廳,如此一來,街道保持活力,居民參與,旅客感受到社區生活,所以居民與商戶是街道的重要持份者,在策劃、改建、詮釋都應扮演重要角色。否則,若單由政府和發展商大手筆、一刀切地重建,很可能削弱甚至磨滅了本土歷史風味。重建社區,不是要死板保存風土人情的「原貌」,而是在改變的過程,讓活在其中的社群參與其事。居民活躍,在社區工作、消費;而旅客到訪,也融入其中,感受當地生活的情趣。
思考街道與街景,必須打破旅客與居民的二分法,今天的遊客,不滿足於看景點,而是希望混入當地居民中體驗生活,而居民也樂於在街道中體驗各種休閒活動。遊客到訪大城市,見見當地人,跟當地人聊聊天,他們希望看的是當地人真實的一面,而不是披?道具服飾的旅遊大使!
從上文的分析去看,強迫原區居民遷出、再蓋上商業大廈,並非社區重建的上策,因原居民在原區的日常消費有助保留街道地方特色及現實感覺。三藩市、巴黎、倫敦,以至廣州北京路、香港灣仔、深圳東門、上海多倫路和其他類似的街道,同是居民消閒、遊客參觀的地區。
美國著名城市學者JaneJacobs指出,街道是城市生活的基礎。她認為,街道愈多元化、有多元功能、有眾多不同的使用者,街道就愈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生氣勃勃的街道,或多或少都常被境內與境外旅客採訪。居民、商戶是生活其中,而遊客則追求經驗快感———港人可到灣仔舊區懷緬香港昔日風貌、到砵蘭街觀看火柴盒茶餐廳與朗豪坊的建築奇觀、到西洋菜街經驗多元化街道表演。內地遊客到旺角、銅鑼灣購買電子產品、到星光大道看明星手印、到上環高架步行系統觀摩全球化下高級行政人員的消費櫥窗。遊客的凝視,是城市街道重要的構成部分。更有一些街道,是政府當局刻意重新包裝、發掘歷史特色,以提供獨特的地方體驗。這種包裝本土歷史文化的策略,正正在浮動、流動的創意經濟中,奮力「穩住」街道特色。廣州的北京路、北京的煙袋斜街、香港的油尖旺和灣仔、澳門的荷蘭園,都紀錄了一個地方如何把文化包裝為特色街道,整合城市的文化定位。
打破旅客與居民 的二分
建立特色街道文化,究竟哪些算是拿得出手的「文化」?哪些值得精心包裝?哪些可日久長新、雅俗共賞?如何保留特色街道,這本身亦是一個具有高度選擇性的過程。街道文化往往是多重選擇、反覆博弈的結果。只有讓更多人加入到關注街道、討論街道的行列中來才能使這一文化選擇的過程更多元、更有生命力、更能抵抗全球化之下過分同質化的庸俗後果。
延伸閱讀:
1 . Carolyn Cartier & Alan Lew (2005 ) . Seductions of Place : geographical per spectives on glob aliza tion and touristed landscapes . London : Rout - ledge .
2 . Vincent Rafael (2003 ) . "The Cell Phone and the Crowd : Messianic poli tics in the contem porary Philip - pines , " Public Culture , 15 (3 ) : 399-425 .
3 . 黃培烽等著,《六個中國城市的十五條 街道》, Roundtable 今夏出版
馬傑偉、丘林川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副教授 、 助理教授 Carolyn Carti er 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理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