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
從回舊地,一切安好!
唔! 大家有緣再聚了!
明
昨日偶然地與女友及她的2位年輕的表妹,一行4人前往觀塘apm看電影,感覺自己在當實習爸爸,點滴在心頭。
大約是4時多了,我們走到觀塘apm的電影院,大概是暑假的關係吧,加上有數套新電影上畫,售票處外人潮湧湧,排了好一會兒才可購票。心裡其實頗著急的,因為身旁有2位十分期待看到叮噹的小朋友(別跟我說是多啦 a 夢﹗),結果上到售票櫃台時,剛過了放映時間十分鐘,小朋友失望形於色。
其實我也十分失望,一來我是叮噹迷,二來負責為聲演大雄的配音員剛剛去世,這片可能是她與大雄最後一次合作,希望在適應新配音員的聲線前,向她憑弔一番。結果,在《魔盜王》只剩下最前一行的情況下,我們選了一套我說過不會看的電影——《Keroro軍曹大電影》,補補數。
購票後,女友在入場前不為以甚的說了一句,「頭先個售票員叫我地坐後d,係為我地好」。我看著身旁的小朋友們,想起當年十多年前的一個周日下午。
記得當日,我和家人到樓下的屋村商場閒逛,走到電影院前,我纏著我的爸爸,嚷著要看他不愛看的《逃學威龍》。他屈服了,並走到售票櫃前示意要購票。結果,由於即場的只有最前的一行,故此放棄了看電影。可惜我未能了解當時的情況,指著我的爸爸,罵他吝惜……
我突然想起「天機不可洩漏」這一句話,甚至有一個新的看法。所謂「不可洩漏」是指一些理解上的障礙,知道了可能會誤解,因為有很多時人的智慧有限,只可以看到當下一刻,未能看破未來,亦參不透當中的意思。但到了一定的時候,當你累積了不少經歷的時候,以往那不明白的東西,都頓然有所領悟。
宏觀一點,那些頓悟的過程更是不斷循環的,就好像歷史一般周而復始,昨日的我看不破,今日終能領悟,或許你亦會重蹈今天我的覆轍。人們就在循環的歷史裡活著,而那些所謂挫折、失意、不快樂,究竟有多少是看不破的愚昧?我想都是多得數不清…
原來,我們都凡俗、渺小。
今天正式出外採訪,那是「國際旅遊展」的記者招待會。
採主安排一位師兄與我一同前往採訪,使我不會採訪時「荒失失」。在校內,記在線常常派員採訪這類記者招待會,但我是首次作這類的採訪活動,只當編輯指導記者的工作。
這個記招其實沒有甚麼可以報導,特別是作為一位港聞版記者,新聞元素十分不足。面對這些情況,記者必須要找新聞元素。比方說,其中一位講者是香港旅遊發展局的主席,那麼碧桂園的劫案,國泰收購港龍引發的票價問題,都是一些好元素。
不過,記者亦需要對採訪的事情有相當的了解。譬如,這個展覽有甚麼內容?以讀者的角度去看,你會有甚麼事想知?在記招內,你要問得仔細,知得透徹,方能夠為此作出報導。不過,第一次代表《新報》採訪卻雲遊太虛,對記招內容不甚了了,結果聽漏了很多事情。我不會再犯這問題。
招訪過後,記者們都會互相討論,把不明白的都弄清楚,這俗稱駁料。基本上,很多記者在記招後都會這樣做。這在書本理論中是不容許的,因為不是親身的採訪,可是大家都習慣了
,能改嗎?
回到報館,採主吩咐我寫稿報導這記招。寫好稿件後,採主充當第一把關人,批改我的文章。我的寫作問題——虛字太多仍未有改善,採主把這些問題到點出來。看來我要加把勁﹗
我會在這裡記下於新報實習的點滴。由於,這將會成為我的實習報告內容,故此它的文字玩味較淡,盡量依照導師的指示去寫。
-----------------------------------------------------------------------
經過多方面的選擇後,最後我決定到《新報》實習。
那是基於數個原因。首先,我希望到港聞版實習,作前線的採訪工作,以累積實戰的經驗。其次,我希望到一些較小型的報館,並爭取較多採訪的機會,及多留在館內向前輩學習。另一方面,由於這些報館資源較緊張,故此我亦有望在實習期後覓得兼職工作,累積更多經驗。而《新報》都符合這條件。
在選《新報》之前,我曾了解過它的背景。它成立於1959年,有相當的歷史背景。它的新聞分類與其他綜合性的報紙相若,但篇幅及文章數量較少。比較特別的是《新報》另設澳門線——今日澳門,不知《新報》有沒有在澳門發售?
原定於月中開始的實習期,在我和另一位的樹仁同學建議下,提前於6月5日正式上班,而我們亦可將書本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出來了。
200606061144
論 2006-04-03
壇 Mingpao 馬傑偉、丘林川
C15
思潮
行街買o野與全球化
香港正面對知識經濟的社會轉型,這種轉型,類近Lash&Urry所說的「符號與空間經濟」,亦似Bauman所說的「液態現代社會」。在這種社會狀態中,生產模式靈活變化,以彈性的採購與管理,生產與消費的流程可以分散全球,經濟動力轉移到流動性極高的創意產業、旅遊、物流、資訊處理等範疇。我們可概括此為知識、符號、創意經濟。在此轉型社會中,街道是一個具體的焦點,讓我們了解城市空間在全球化過程中的變遷。
南中國街道案例中,愈是面向上述符號經濟的轉型,街道空間佈局就愈是流動不定、隨生隨滅。就以香港旺角西洋菜街、深圳東門、廣州北京路為例,這幾條步行街,分別在三個不同城市,但都是人流極高的街道,三者都有或深或淺的社區歷史:廣州北京路歷史最久遠、深圳東門次之,香港西洋菜街最淺。
居民商戶 重要持份者
以前在街道表現出的社區生活,今天已被消費旅遊活動掩蓋。政府規劃為步行街後,人流暴增,租金升高,遊人浸泡在廣告、商標、招牌、商品之中,符號飽滿,消費旺盛,而且國際品牌跨境互通,三條街都會有KFC、麥當勞、佐丹奴、Sony、MUJI、ARMANI等消費空間。這種浮動而滲透力高的符號經濟,把歷史、社區、老字號改造「逼遷」。那些浮動的符號,爭相以高價租金爭取片刻落地於固定位置,並在下一個租金調整浪潮之中重新定位。
上述三條街道,均是流動性高的空間,符號轉換、商店易手。但對比來看,就算是全球資本同質化的消費空間,落實於在地的場景,各條街道亦有獨特地方性質———廣州北京路仍保留華南建築特色,如騎樓、古道等;深圳東門特有草根混雜性,反映出深圳移民人口,亦有幾座傳統建築標示昔日市集歷史;旺角西洋菜街,老區社群仍殘存於邊圍舊宅,其行人專用區各種香港社團爭相在鬧市宣傳政見、表演行為藝術、播放獨立錄影,有強烈的市井俗民風格……可見具體的地方,在流動力強的商業符號與空間下,仍有地方質感的誘力。
很多建於20世紀的城市,因過分注重發展和現代化,沒有完善保留原屬於當地的街景。有些城市,更為了向全世界展示其「摩登」的一面,紛紛以有利交通運輸及所謂理性規劃為原則,以一個個超級大貨櫃似的基本建築,取代城市中心地段的原有街道。這些城市,外觀也就同出一轍。
20世紀末,不少居民或遊客均對這一類現代城市失去興趣。取而代之的街道,往往是空間景物多元化、店舖餐廳林立、步行區四通八達。富地方特色的小街小巷,不止是一般居民心中的理想街道,亦是遊客的至愛。今天符號經濟下的世界名城,都爭相發展和推廣旅遊業,以爭取國內外遊客。
全球人口、文化、商品及空間流動性愈來愈高,不可取代的地方歷史變成寶貴的旅遊資源,特色街道因此被包裝成具吸引力的景點,中國各大城市的步行街就是其中的鮮明例子。這些極具生命力的街道,與其說是特定的空間結構,倒不如說它們是後置媒體(meta-media)來得直接。VincentRafael(2003)曾把馬尼拉市區的人群,比作一種特定媒體:來自四面八方的符號和人群與空間糅合在一起,再把複合體投射而成一種獨特的想像與實踐。北京路、東門、西洋菜街,又或是銅鑼灣和北京王府井,這些街道流動的人與物,充斥?手拎真假名牌購物袋、懷揣攝影手機的人群。而在人群的四周,從頭頂到腳下,那廣告招牌霓虹大熒幕電視、那音樂聲吆喝聲加上香臭酸甜各種氣味,那琳琅滿目轉瞬即變的流動街道,確實是傳統大眾傳媒乃至互聯網所不能企及的超級巨型多媒體!它不但鋪天蓋地全方位入侵五官,更在最大限度上拉近媒體接觸與消費行為之間的距離。穿過這樣一個浮動空間,即便不買東西,也要經歷一場消費主義的洗禮。你與我,身處其中,不單是後置媒體的受眾,同時亦是它所吸納、所利用的符號。合併起來,西洋菜街的遊人與各種影像,成了地方特色,也成了旅遊體驗。
人在街上體驗建築、感受文化、捕捉經濟機遇、共同構成環境,街上的人自然成了街景的一部分。不同團體,包括發展商、投資者、規劃者、遊客、顧客、商家,以至附近居民,不分老幼,都是構造這些景貌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些團體時而互相合作,時而互相抗衡,因此各人多元而錯綜複雜的歷史及欲望,也就展現在這一類街道之上,創造出文化地理及本土特色。
全球消費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我們了解本土特性十分重要。街道是在地化的空間,它們並非「化石」一樣保存給旅客觀賞。街道必須恆常更新,添加街頭藝術、雕像、書店、小公園、餐廳,如此一來,街道保持活力,居民參與,旅客感受到社區生活,所以居民與商戶是街道的重要持份者,在策劃、改建、詮釋都應扮演重要角色。否則,若單由政府和發展商大手筆、一刀切地重建,很可能削弱甚至磨滅了本土歷史風味。重建社區,不是要死板保存風土人情的「原貌」,而是在改變的過程,讓活在其中的社群參與其事。居民活躍,在社區工作、消費;而旅客到訪,也融入其中,感受當地生活的情趣。
思考街道與街景,必須打破旅客與居民的二分法,今天的遊客,不滿足於看景點,而是希望混入當地居民中體驗生活,而居民也樂於在街道中體驗各種休閒活動。遊客到訪大城市,見見當地人,跟當地人聊聊天,他們希望看的是當地人真實的一面,而不是披?道具服飾的旅遊大使!
從上文的分析去看,強迫原區居民遷出、再蓋上商業大廈,並非社區重建的上策,因原居民在原區的日常消費有助保留街道地方特色及現實感覺。三藩市、巴黎、倫敦,以至廣州北京路、香港灣仔、深圳東門、上海多倫路和其他類似的街道,同是居民消閒、遊客參觀的地區。
美國著名城市學者JaneJacobs指出,街道是城市生活的基礎。她認為,街道愈多元化、有多元功能、有眾多不同的使用者,街道就愈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生氣勃勃的街道,或多或少都常被境內與境外旅客採訪。居民、商戶是生活其中,而遊客則追求經驗快感———港人可到灣仔舊區懷緬香港昔日風貌、到砵蘭街觀看火柴盒茶餐廳與朗豪坊的建築奇觀、到西洋菜街經驗多元化街道表演。內地遊客到旺角、銅鑼灣購買電子產品、到星光大道看明星手印、到上環高架步行系統觀摩全球化下高級行政人員的消費櫥窗。遊客的凝視,是城市街道重要的構成部分。更有一些街道,是政府當局刻意重新包裝、發掘歷史特色,以提供獨特的地方體驗。這種包裝本土歷史文化的策略,正正在浮動、流動的創意經濟中,奮力「穩住」街道特色。廣州的北京路、北京的煙袋斜街、香港的油尖旺和灣仔、澳門的荷蘭園,都紀錄了一個地方如何把文化包裝為特色街道,整合城市的文化定位。
打破旅客與居民 的二分
建立特色街道文化,究竟哪些算是拿得出手的「文化」?哪些值得精心包裝?哪些可日久長新、雅俗共賞?如何保留特色街道,這本身亦是一個具有高度選擇性的過程。街道文化往往是多重選擇、反覆博弈的結果。只有讓更多人加入到關注街道、討論街道的行列中來才能使這一文化選擇的過程更多元、更有生命力、更能抵抗全球化之下過分同質化的庸俗後果。
延伸閱讀:
1 . Carolyn Cartier & Alan Lew (2005 ) . Seductions of Place : geographical per spectives on glob aliza tion and touristed landscapes . London : Rout - ledge .
2 . Vincent Rafael (2003 ) . "The Cell Phone and the Crowd : Messianic poli tics in the contem porary Philip - pines , " Public Culture , 15 (3 ) : 399-425 .
3 . 黃培烽等著,《六個中國城市的十五條 街道》, Roundtable 今夏出版
馬傑偉、丘林川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副教授 、 助理教授 Carolyn Carti er 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於5月9日,終於等到了香港經濟日報的面試通知,是明天的下午。細問之下,得悉明天還會與其他校內和校外的同學一同小組面試,但不會像星島日報般既譯稿,又評論。
5月10日,到達位於?魚涌的香港經濟日報後,等了不久便與幾位版編進行小組面試。面試共設兩個環節,首先是自我介紹,然後由版編發問。
經過自我介紹後,得悉面試者中有2位來自中大、3位來自珠海、1位來自港大,其餘的都是來自樹仁,共4位。當中,兩位中大的同學與我選擇的版面很相似,分別是本地、政治、足球(教育),看來我們的想法很接近。
當中,亦有5人選了足球版。版編們對於這種情況有點不知所措,因為香港經濟日報的強項是財經新聞,為什麼會挑選只屬「二奶」的足球呢?我只回答說我希望以自己的興趣去選實習,故此未有選取財經版。
有版編亦問到香港經濟日報有甚麼要改善。頗難答。有人藉此去讚美香港經濟日報,到了我回答的時候,己是最後一位了,故此我說香港經濟日報對於政治、民生的議題報導不足,因為經濟是與政治並行,不能獨存。又指香港經濟日報的版面用圖不夠出色,不及蘋果。
其實,我很想說香港經濟日報的面試安排很差,導致一些想選財經版的同學都被其他報章挑走了,或已放棄了選擇香港經濟日報。但陸老師說在實際的求職過程中,等候的時間更長,需要更多的耐性。我真的不夠耐性嗎?
同學們也問了問題。我的同學問了一條挺奇怪也挺難答的問題:香港經濟日報對記者要求是甚麼。版編們意見不一,但總結而言記者必須要肯學,態度為主。
到最後,他們安排了一個書寫測試,以「香港出路靠甚麼」或「我看狗仔隊」為題自由發揮。我選前者,並指香港出路靠法治的精神。
面試後,人事部的職員跟我們說大概所有同學都可在香港經濟日報實習,視乎版面的不同,且並需於下星期在面試,與各版採主見見面。
In statistics, a null hypothesis set up to be nullified or refuted. Although it was originally proposed to be any hypothesis, in practice it has come to be identified with the "nil hypothesis", which states that "there is no phenomenon". It is a hypothesis that is presumed true until statistical evidence in the form of a hypothesis test indicates otherwise. For example, if we want to compare the test scores of two random samples of men and women, a null hypothesis would be that the mean score in the male population from which the first sample was drawn was the same as the mean score in the female population from which the second sample was drawn:
H0:μ1 = μ2
where:
H0 = the null hypothesis
μ1 = the mean of population 1, and
μ2 = the mean of population 2.
Alternatively, the null hypothesis can postulate that the two samples are drawn from the same population:
H0:μ1 ? μ2 = 0
Formulation of the null hypothesis is a vital step in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ing. Having formulated such a hypothesis, we can then proceed to establish the probability of observing the data we have actually obtained, or data more different from the prediction of the null hypothesis, if the null hypothesis is true. That probability is what is commonly called the "significance level" of the results.
In formulating a particular null hypothesis, we are always also formulating an alternative hypothesis, which we will accept if the observed data values are sufficiently improbable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The precise formulation of the null hypothesis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alternative. For example, if the null hypothesis is that sample A is drawn from a population with the same mean as sample B, the alternative hypothesis is that they come from populations with different means (and we shall proceed to a two-tailed test of significance). But if the null hypothesis is that sample A is drawn from a population whose mean is lower than the mean of the population from which sample B is drawn, the alternative hypothesis is that sample A comes from a population with a higher mean than the population from which sample B is drawn, and we will proceed to a one-tailed test.
A null hypothesis is only useful if it is possible to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y of observing a data set with particular parameters from it. In general it is much harder to be precise about how probable the data would be if the alternative hypothesis is true.
If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contradict the prediction of the null hypothesis, it means that either the null hypothesis is false, or we have observed an event with very low probability. This gives us high confidence in the falsehood of the null hypothesis, which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rials. However, accepting the alternative hypothesis only commits us to a difference in observed parameters; it does not prove that the theory or principles that predicted such a difference is true, since it is always possible that the difference could be due to additional factors not recognised by the theory.
For example, rejection of a null hypothesis (that, say, rates of symptom relief in a sample of patients who received a placebo and a sample who received a medicinal drug will be equal) allows us to make a non-null statement (that the rates differed); it does not prove that the drug relieved the symptoms, though it gives us more confidence in that hypothesis.
The formulation, testing, and rejection of null hypotheses is methodolog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alsificationist model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formulated by Karl Popper and widely believed to apply to most kinds of empirical research. However, concerns regarding the high power of statistical tests to detect differences in large samples have led to suggestions for re-defining the null hypothesis, for example as a hypothesis that an effect falls within a range considered negligible. This is an attempt to address the confusion among non-statisticians between significant and substantial, since large enough samples are likely to be able to indicate differences however minor.